近期,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研究部世界经济研究处处长让-马克·纳塔尔(Jean-Marc Natal)在接受第一财经记者专访时表示,尽管IMF维持对2024年全球经济增速3.2%的预测不变,但不同国家的经济表现有所差异。
IMF预计,中国和印度将在未来几年贡献全球近半数的经济增速。
IMF在7月《世界经济展望报告》(WEO)中维持了4月WEO对全球经济增速的预期,预计全球经济将分别在2024年和2025年录得3.2%和3.3%的增幅。IMF将中国今年的经济增长预测上调至5%,较4月的预测值高出0.4个百分点。
纳塔尔提到,美国在2024年初的经济表现不及预期,主要是由于第一季度消费疲软。他预计,尽管第二季度形势有所改善,但鉴于劳动力市场放缓、消费减少及产出下降等的影响,美国2025年的经济前景仍可能进一步放缓。
他表示,服务业价格通胀已经成为全球去通胀努力的一个重要障碍,这意味着部分央行可能需要将利率维持在较高水平较长时间,这对全球经济构成挑战。
IMF预计,美联储将在年内降息一次。
鉴于选举大年导致各国间的财政、行业和贸易政策存在巨大摇摆,纳塔尔称:“这使得经济预测工作变得异常困难。”
第一财经:IMF在最近的经济展望报告中,维持其对2024年3.2%增长率的预测不变。与4月份的预测相比,这一增长构成有何不同?
纳塔尔:在7月的经济展望中,IMF维持了对全球经济今明两年增速3.2%和3.3%不变。诚然,不同经济体的情况发生了一些改变。
由于消费的拖累,美国第一季度经济面临的下行风险超出预期。目前来看,第二季度有所好转。不过,伴随劳动力市场进一步放缓,消费和产出的同步放缓,美国经济增速预计在2025年继续回落。
与此同时,欧元区经济在2023年触底后,于今年一季度实现明显反弹。我们预计,伴随该地区面临的经济下滑冲击逐步消退,这一情况有望持续下去。
在亚洲新兴市场,在消费和内需旺盛的提振下,中国和印度的经济增速都获得了相当大幅度的向上修正。对中国来说,第一季度的出口也非常强劲。总体而言,IMF预计未来几年中国和印度对全球增长的贡献将接近50%,仍是全球经济增长的主要驱动力。
不过,鉴于地缘政治冲突导致的原油减产和气候等的因素,其他新兴市场的经济增速出现了下修。其中包括撒哈拉以南非洲和拉丁美洲地区。
第一财经:IMF对年内美联储降息的预测是怎样的?
纳塔尔:在4月份的报告中,我们预计美联储年内或降息三次。伴随服务业通胀变得更具黏性,工资增长相当强劲,IMF把降息预测调降到一次。当然,我们将根据陆续出炉的通胀数据,不断进行重新评估。
第一财经:报告花了大篇幅来解释服务业通胀恐成为全球反通胀努力的一个重大障碍。你能否详细说明央行在货币政策正常化的同时管理持续的服务业通胀所面临的挑战?
纳塔尔:虽然实物商品通胀已大幅下降并处于或接近疫情前水平,但许多国家的服务业通胀仍然相当高且具有黏性,这将迫使一些央行在更长时间内保持更高的利率。我们需要密切关注劳动力市场动态,因为这是服务业通胀压力的主要来源。
诚然,IMF仍然预计,多数发达经济体将在2025年实现其2%的通胀目标。
第一财经:伴随瑞典央行、欧洲央行和加拿大央行陆续开启降息周期,发达经济体在货币宽松路径上出现“脱钩”,降息路径分歧对全球的潜在影响是什么?
纳塔尔:目前所观察到的发达经济体货币政策的脱钩(decoupling)或延迟,已经导致美元升值。
显然,这对新兴市场央行的决策将产生影响。由于担心宽松政策下本国货币恐进一步贬值,上述央行可能会推迟宽松政策的步伐。由此带来的国家借贷成本上升和债务不可持续性风险上升,可能构成进一步风险。这意味着,上述国家可能将面临更长时间的、更高的借贷成本,可能需要付出更多努力将债务恢复到其所希望的水平。
第一财经:与此同时,即将到来的美国总统选举或为此增添了更大的不确定性。
纳塔尔:IMF无法评论个别央行的货币政策,或是对选举结果和前景发表评论。
在报告中,我们提到选举大年面临的不确定性增加,这使得经济预测工作变得异常困难。
以财政政策为例,我们无法预判新政府在财政政策方面的努力将会在多大程度上付诸实施,及其对产出和通胀的影响。
在产业和贸易政策方面,新政府上台后以往的政策将在多大程度上持续。以往的经验显示,部分产业和贸易政策的制定国家,恰恰是最大的成本负担国。诚然,这都将取决于具体措施的推进,其溢出效应和招致的报复性措施。